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情感篇:古人谈恋爱,不在七夕节 (第2/21页)
,特别是未婚女性。所以不大可能在七夕这一天和情人约会。那中国古代真的就那么死板,没有类似情人节的节日吗?也不是,要说类似的情人节,还是有的,那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在中国的历史也非常悠久,至少在东汉末年就有了,也存在大约两千年了。那时的元宵节被称为上元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大城市都会张灯结彩,歌舞升平。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百姓,晚上都会出来观灯赏月。宋朝以前,城市有严格的宵禁制度,晚上跑到街上会被官府巡夜的惩处,唯独上元节例外。唐朝时上元节的晚上开禁三天,大家晚上随便出来玩,赏灯逛街,不回家都行。到了宋代,虽然没宵禁了,但女性在晚上仍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过上元节这一天仍旧是特例,成为女性少有的能随便出去溜达的日子。姑娘们上街,小伙子们出动,年轻的朋友们在一起,干什么都快乐。后面的故事不用我讲,大家也能猜到。宋代诗人辛弃疾就写过一首描写上元节夜晚场景的诗词《生查子·元夕》,诗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脍炙人口,讲的就是上元节晚上幽会的内容。所以,上元节才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在历史剧《大明宫词》里,周迅扮演的太平公主,就是在上元节这一天的夜晚遇上了她心仪的男子“昆仑奴”,这恰恰凸显了上元节的情人节色彩。 42 古人如何解决“剩女”问题 古人寿命不长,所以结婚都早,很多人都听说过:古人十四五岁就结婚了。果真如此吗?这一篇我们来考察一下古人的结婚年龄。 古人结婚的年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局势、道德观念、官方政策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我们考察古人的结婚年龄,应该分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