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全都要_第17章 挑战者直接撞枪口(今天六千字,拆两更,晚上还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挑战者直接撞枪口(今天六千字,拆两更,晚上还有) (第5/6页)

多化学实验,配置溶液的时候,精度都会要求“精确到0.01毫升”,也就是分析滴定管半滴的量。

    但很多人念书时想过没有:用滴定管控制0.01毫升确实不难,但那么精确地配好溶液,后续反应过程还得在各种容器里倒腾,溶液不会产生“挂壁”么?

    (可以稀释、洗烧瓶洗试管的实验不在讨论范围内。这里只讨论那些不许洗不许稀释的情况。)

    这都不需要化学知识,稍微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能想象——茅台喝完后,杯壁上还能挂个零点几毫升呢。

    如果这些误差不抹除,做不到“容器壁上一点都不挂杯”,那你前面调滴定管再精确,也是徒劳无功。

    这时候,保护性地在要萃的溶液上,再加一层互斥的溶液,对于解决挂杯误差,就很有帮助了——

    还是拿鸡汤举例。蒸过滇南汽锅鸡的人都知道,当你倒鸡汤的时候,只要那层黄澄澄的鸡油足够厚,那么在液面下降的过程中,你用手去摸锅子内壁,就会发现上面只有油,而没有清汤。

    这就是利用了油水互斥、亲水性疏水性物质的表面张力差距等等一堆原理,借助鸡油把清汤逼了下去。

    有鸡油挂杯的位置,清汤就挂不住了。

    而化学实验中,当你要萃取水性溶液时,上面先故意封一层油。再从分液漏斗下方放出液体,油就会逼着水往下,把水精确排空。

    油用自己的被挂杯,保护了水无法被挂杯,误差也就降低了一两个数量级。

    当然,这种保护性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