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9章 管他什么获奖者,先搅黄就对了 (第7/7页)
最好是翻倍再翻倍,才比较稳。” 顾辙却面不改色:“那就翻倍再翻倍好了,四倍薪水。” 如今阴国非一流大学的理工科教授,稍微穷一点的一年也就四万英镑(就是除了牛津剑桥以外、但又不算太差的大学。爱丁堡、曼彻斯特、诺丁汉这些) 如果是专业稍微吃香一点、产学研结合紧密的,个人成绩再混得好一点,七八万英镑倒也有。 安德烈.海姆的专业不算很吃香,但在业内还小有名气,如今估计也就十万英镑左右年薪。顾辙给四倍也不是给不起。 于是乎,又一周之后,5月20日,星期四。 大洋彼岸的曼彻斯特,安德烈海姆教授就拿到了一份offer。 “五十万美元年薪?到硅谷加盟一家科技公司,交流邀请人是斯坦福的布希维尔教授?可以提供斯坦福客座交流与参加学术会议的定期机会保障和津贴?” 看到这个邀约时,安德烈海姆等人说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斯坦福的招牌可比曼彻斯特大学响亮多了。 虽然斯坦福不会雇佣他当全职教授,但是作为交流访问学者、哪怕是有第三方公司赞助客串的交流访问学者,还可以在第三方公司拿高薪,这也已经够诱人了。 对方的邀约里唯一有一点让他挺不爽的是:对方有严格的加班要求,看来是米国人对奋斗的追求比欧洲人更炽烈。不过肯再双倍给加班费,这也认了。 另外,公司要求肯定比大学里严苛,要求受雇期间严格专注于公司交办的项目,不可以用私人时间搞别的个人研究、也严禁拿实验室里的仪器设备搞自己的兴趣研究。 不过,看在钱的份上,这也不是不能克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