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千头万绪 (第4/6页)
对陈清风而言,花着公司的钱,为自己刷“技术引进”的业绩指标,岂不美哉——这种事情,外行人也没什么好觉得奇怪的。 很多企业的研发部门,都是不仅有自研发明专利的kpi考核指标的,也有“外部引进合作”的指标。对外合作合得好,研发相关负责人一样有奖金。 10月18日傍晚,第一笔八万块钱专利转让费到账时,顾辙亲自去银行查询了一下,非常美滋滋。还顺便给自己的手机号开通了“银行短信及时语”通知功能。 他心中的时间表,也随着钱的到账速度,渐渐明朗起来: 他决定从下周开始,也就是10月25号之前,就先投稿、铺垫行业现状方面的论文,一边造势同时也是一边帮助自己梳理思路、整顿规划。 论文也不可能很快过审的,哪怕级别比较低、而且找大牛教授下发任务,至少也要一个多月。如果是顾辙自己投,那三个月没回音都是正常的。 所以,论文造势至少也要11月底或者12月初才能开始有效果。 顾辙这边的具体科研工作,他就准备11月底开始全面推进。 在此之前,顾辙还得cao心一个事儿,那就是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期中考试,考试会在11月下旬初举行——他毕竟是靠着之前入学时的优异表现、拿到了邱成桐奖学金的人,所以第一次期中考试也不能太离谱。 否则对于院内教授对他的感官、后续是否会为他提供便利,都会起到负面影响。 好在竺可桢学院的大一理科通识教育也不是教得非常深入,只是教学速度太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