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人在江湖飘,难免被树典型 (第5/6页)
学生归国率太低,你们校方也有压力, 今年不是在考虑附加‘拿了邱成桐奖学金的学生,如果将来被公派交流,完成学业后也必须归国服务至少六年’。 我记得这个条款草案,是学的之前港大、南洋理工赞助学生的先例吧,无非他们是要求为赞助的外国公司服务六年,而我们是要求归国服务六年。” 袁鸿铭听后,眼珠子一转,解释道:“这个还没定呢,主要是上面也担心,如果这么定,邱成桐奖学金的声望会下跌。 万一最有前途的那些学生,都不愿意接受、宁可不要奖学金也要保留留学后毫无法律瑕疵地为外国服务的自由。那我们到时候岂不是只能把奖学金发给次优秀的学生?那奖学金的档次就跌份了。” 秦科长听到这儿,立刻抬手制止了袁鸿铭继续说,然后握拳击掌、两手一摊: “这不就结了!你们可以想办法试点嘛。这顾辙,我看真要是给他邱成桐奖学金,也不是完全说不过去吧? 那个‘如果将来能公派交流,留完学后必须归国服务,否则要给高额违约金’的条款,就可以先拿去试试嘛。偷偷给他寄通知的时候,附一份协议,看他签不签,让家长也签。 如果有人托底,这事儿再推下去阻力也小一些。咱也算是一举多得了,陈处证明了他的改革的优越性,你们也算公事公办,同时推进了一把奖学金附条件这事儿的可行性。 反正本来他就勉强符合,那些竞赛保送生质疑,就把剩下几个名额的协议推给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