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巡回鉴宝(九) (第4/5页)
我们先说说什么是豇豆红,豇豆红是铜红高温釉中的一种,为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因其色调淡雅宜人,以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造型轻灵秀美而得名。 又因其浅红娇艳似小孩脸蛋、如三月桃花,又被人称为“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 这件大清康熙年制款太白尊为康熙御瓷之名品,《匋雅》记述“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俱备,惟红独多。”传世所见除豇豆红之外,尚有黄、白二釉。这件太白尊小巧可爱,秀美怡人,其釉色素雅润洁,红中泛出淡淡绿苔,观之令人犹觉淡恬文静,不忍释手。 《饮流斋说瓷》评述“豇红之所以可贵者,在莹润无比,居若鲜若黯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所刻团螭龙纹清晰,圈足修整圆润,胎质晳白坚致,款字笔笔有神,顿挫皆见章法,细细把玩,令人寻味不已,实为文房佳器。 传统观点认为,豇豆红为康熙晚期创烧之品,实则误也。其余不论,独审其款式,与十二月令花神杯等器同出一人之手,则可明辨其年代所属应为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之间。 纵观明清两代御厂写款历史,未曾见同一风格的款式前后可延续数十年之久,皆因写款虽是小道,然则笔笔均须心力为之,若不是精力旺盛、眼快手捷之匠难以胜任,而此等良匠如能坚持十数年已是幸事。 要判断一件器物是不是豇豆红,主要观其形状、颜彩。豇豆红无大器,如果有人指着一个大件儿说那东西是豇豆红,那么那个人肯定是个棒槌。要么就是不懂行的新手,豇豆红故名豇豆的颜色,色彩独到,为其他瓷器所无,即使不是行家,过目也不难辨别。 一下午的时间柳亦辰就在鉴定和学习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