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241节 (第1/7页)
可是如今不一样,如今有人“谋逆”,七参策离京,朝堂高官的位置一直迅如流水,正如已经成势的新法一般巨浪滔滔。 张孚敬有杀人之威,有于广东主持推行新法之经验,现在他要去总督山东。 圣意昭昭,再无遮掩。 张孚敬回应这次陛下再次掌握主动的,就是他说的那“当有一疏”。 《议孔子祀典疏》。 【祀典万事之表,不可不正!先师祀典,有当更正者。】 【其不正者一,祭塑像。程正公有言:影有一毛不类则非其人,况工人随手信意而为之哉?朱文公亦言:宣圣本不当设像,春秋祭时只设主可也。】 【今国子监有塑像者,不过因前元之旧,非圣朝之制。为正孔子祀典,宜用木主,其塑像宜毁。】 【其不正者二,仪同祀天。今笾豆十二,牲用犊,全用祀天仪,亦非正礼。】 【祀宇称殿不称庙,叔梁纥乃孔子之父,颜路、曾点、孔鲤乃颜、曾、子思之父,三子配享庙庭,纥及诸父从祀两庑,原圣贤之心岂安?为正孔子祀典,祀宇宜称庙不称殿,从祀诸贤,亦当再议。】 【其不正者三,谥号不正!孔子作《春秋》,首书春王正月,所以尊周王也。他凡列诸侯有僭称王号者,必特书诛削之。故孟轲氏曰‘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观此,可以知孔子之心也。自夫唐玄宗加孔子以王号,至元武宗又加以大成之号,国朝因之,未之厘正,使孔子受此诬僭不韪之名。为正孔子祀典,宜去王号。孔子以鲁僭王为非,宁肯自僭天子之礼?】 【臣窃维无师孔子,有功德于天下万世,其祀典尚有未安者,不可不正。臣谨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