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297节 (第4/7页)
将来发展壮大,自然将渐渐做到一省一刊甚至一府一刊。不消你多想,若这《明报》有人愿看,地方上自然就会有人效仿。朕将特许权先给了明报行,你们将来怎么管好地方分行,那就是下一步的事了。” 信息传递的速度确实慢,但现在也不是快节奏的时代。 这种形式是好的,官绅本来就都喜欢并且习惯于看邸报,因为他们有很明确地掌握朝廷动向的需求。 朱厚熜给林希元出的题目,其实是这份报纸的版面内容规划。 “除了政令、朝廷大事、地方大事选载,民生方面有许多也是百姓关心的。比如农学院那边的种养经验传授,多经检验的防病养病方子,各地院试乡试的考题和优等答卷选刊,各地的风土人情介绍,这都是可以的。” 林希元有些晕了:这合适吗?这《明报》可以这样杂得不正经吗? “你记住,这《明报》本身要卖得极便宜。这成本,自有朕命其余各家付钱刊载他们的生意与联络方式。对于你们来讲,就是要让这份报纸被看的人越多越好。为此,不妨放开了想,比如出题征诗文,那么各地才子佳作若得选载,他们岂不会于当地自行订购大肆宣扬?” 林希元想着某地才子大作登上报纸名扬全国之后欣喜若狂的场景,也想到了各地士子因为有渠道让自己大名直达天听之后纷纷投寄诗文的场景,他感觉明报行的库房里以后只怕会有茫茫多的信件。 朱厚熜边审阅边继续说:“为求更多的人爱看,许多人买不起、没听过的典籍、书籍,也可分期连载。一旦刊印得多,有的人看完就会扔,但对贫寒子弟来说,也许便如获至宝。” 林希元也想到了自己年轻时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