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1 (第3/4页)
他的地方,是十里长亭,这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送别之地,要经过一段偏僻难行的山路,才能够到达。 这位唐先生,面容沉稳,即便一身布衣,也自有一股风骨,他作揖:“赵公子。” 话罢,唐先生抬头,用一双清明至极的眼睛看着他,这样的对视,忽然让赵长卿的心突突一跳。 这人的眉眼,何至于熟悉到如此地步。 赵长卿搜刮着记忆,却想不出眼前人同自己有什么渊源,出于礼节,他也作揖,道一声:“唐先生。” 唐博之看着他,没说话。 就当赵长卿以为,面前的人再也不会说话时,那人忽然开口了。 他说:“好久不见。” 赵长卿疑惑:“先生之前,认识我?” 唐博之抿唇,面上说不出是什么表情,他笑了一声,不知为何,赵长卿却从这笑声中听出了苍凉。 唐博之道:“十三年前,赵家施行新商法,因唐家内里亏空,一时周转不开,无法缴纳入新商会所需的费用,所以杀鸡儆猴,上奏陛下,颠倒黑白,判唐家三百余人流斩,彼时,赵公子仍旧是一垂髫小儿,恐怕早已不记事了。” 赵长卿愣住了,他的眼中逐渐浮起愧疚,却恍然明白了眼前人为何这样熟悉,他小时候,是见过唐先生的,之所以能记得,大概是少年时的唐先生,一身血污,三步一叩首,求见大伯的场景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左相贺洵弹劾赵家的奏折中,也言及这件陈年往事,这件事情,是大伯急功近利,是他们赵家做下的错事,无可辩驳。 他眼中晦涩,只低声说了一句,“先生,长卿记得。” 他们赵家男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