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_龙腾南洋 第六十一章 无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龙腾南洋 第六十一章 无题 (第2/7页)



    马、美关系经此事后有所冷淡,但并未破裂,马来亚政府开始正式大步走向多边合作的道路,试图逐渐摆脱全面依靠美国的政策。

    1951年10月10日,吴铭开始巡回访问欧洲各国,积极开展多方位外交。

    1951年10月15日,吴铭首先在伦敦与英国政府达成协议,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并开始合作建设新加坡的巨型船坞和一个大型造船厂。

    1951年10月23日,吴铭在巴黎正式聘请法国专家参与疏浚马六甲海峡,并与法国达成了双边贸易和最惠国协定。

    1951年11月5日,马来亚政府拒绝了美国政府的提议,开始独力勘探开发南苏门答腊岛。

    1951年11月10日,马来亚汽车公司与西德大众汽车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马来亚成立了马来亚-大众汽车公司,双方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1951年11月15日,吴铭在布鲁塞尔代表马来亚政府与欧共体的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签署合作协议。

    马来亚政府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活动和经济建设合作活动,被世界普遍认为是发泄对美国主持下的《旧金山和约》的不满,向美国政府示威,并且表现出自己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强硬举动。以致多数被排除在马来亚二期建设之外的美国财团和企业对政府十分不满,认为失去马来亚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贸易伙伴是愚蠢的行为。

    美国政府对此表示沉默,但为了防止马来亚倒向东方阵营,却暗地里继续向马来亚表示,两国应该继续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而且美国愿意继续向马来亚提供经济、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