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节 (第5/6页)
因为放在家里也没人管,反正上学的话一个学期学费加上纸笔也才两块钱。 能够支付得起的家庭也不多,所以整个桥林公社也才一个小学,并不是每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学校。 结果到了四五年级,一般孩子都长大十岁是个半大小伙子可以帮着家里干活了,于是那些家长又舍不得每个学期的两块钱了。 可不止是两块,十岁的小伙子也可以去上工,哪怕一天只能计两三个功夫一个月下来也可以抵大人干十来天的活。 所以,干嘛还要再送去学校? 因此公社小学到了四五年级,一个年级甚至招不满一个班的学生。 特别是,在这山区,还有很多家庭都秉持着女孩子不应该读书的想法。 学校的老师们就很心痛了,每年秋收之后都会例行到各个生产队进行劝学活动。 为什么今年第一个要到丰收大队? 自然是因为姜棠啦,因为丰收大队出现了一个读书有天赋又肯定下功夫、勤学自律的好学生。 她不仅是自学学完小学五年所有的课本知识,然后在小升初的升学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更是听公社中学的老师说,姜棠仅仅只是开了证明并没有在学校课堂里每天跟着老师们上课。 可是她在一边工作一边利用空闲时间读书的情况下,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期中考试依旧是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不仅仅是让老师们佩服,更加让人看到了希望; 希望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