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是演员_分卷阅读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 (第3/4页)

书兼会计,张一玲,我们都叫她小玲。”

    “你好你好。”舒旷忙不迭地打完招呼,忽然纳闷起来:怎么兼任这么多?

    “介绍完毕。”裴元蔡笑容可掬地说,“这就是我们新天际的全部阵容。加上你,就是4个。”

    第12章 第 12 章

    “哦?已经被签走了?”沈执对这结果相当满意。

    也有一分好奇在。虽然每年通过初级演员考试的也不过两百来人,但其中能被公司看上,正式签约的也不过二十多人。舒旷的外在水准自不必说,但在一群踌躇满志想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当中,优势不是那么明显;而硬件方面更是显得落后了。

    “是哪家公司?”

    “嗯……是新天际。”

    这一家啊……

    艺人、特别是新生代的艺人也许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作为从业者,这家公司的名字却不能不知道。

    当年它旗下的艺人曾经开创了一个时代,首创的许多培养模式到现在还被沿用。不过再强大的公司,也抵挡不住盛极必衰的规律;何况加在新天际头上的形容从来就没有“强盛”一类的词。

    因为新天际是“作坊式”经纪公司的开创者和代表者。

    越来越现代化商业化的演艺公司,为了增强竞争实力,大多朝采取多元化的战略。一般来说有三大发展方向;一是旗下艺人定位多元化,尽可能全方位地覆盖大众的需求;二是纵向多元化,即下游收购或投资影视制作公司、电影院、电视台等,上游则举办或赞助演艺进修班、演艺学校等;三是跨界多元化,将鸡蛋分一些放到别的产业的篮子里;例如沈执的“聚焦”就有房地产方面的投资。

    作坊式的公司则完全不同;它就好像是古代的手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