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六章 各有考量 (第3/4页)
以江南地界水田的出产,一年两熟的话,一亩田一年的收成应该有七石左右。 万亩祭田就是七万石! 扣除各种开销,还有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消耗,一年的粮食盈余起码也在两到三万石! 若是均匀分配给所有族人的话,家家都是小康水准,这都是起码的标准。 当然,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宁荣二府自然要拿大头,金陵宗族那边的某些厉害族人,分润的比例也是不少。 可就是剩下的,也足够其余族人吃饱穿暖,还有余力供应家中子弟入学读书。 这还只是保底的祭田收入,单单一张护官符,里头能够牵扯多大利益? 可饶是如此,金陵贾氏宗族都没有成为江南豪族! 族中子弟,近百年时光更是连秀才都没几个! 说句难听的,比京城的族人都要烂!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蓉怎么可能鼓励出位学生,主动和金陵宗族接触? 林如海自然不清楚贾蓉的心思,他十分热情的接待了来自京城贾氏族学的六位出位学生。 又是接风宴又给了数天时间修整,这才开始逐一了解这些出位学生的具体状况。 读书方面的天赋,还有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考较过后的结论只能是一般,平庸得很。 不过基础倒是相当扎实,若是愿意下一番苦功的话,考上举人也不是没有希望。 当然,他是指在京城那边考举,而不是江南这边。 显然,京城宁府并没有这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