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3、竞争 (第4/5页)
0岁了,是制片厂的合作编剧,和张叹一样,签的合作协议,拿提成的。能享受这样的待遇,说明水平很高,而且,这两人都是写抗战剧出名的,可以说是老本行。 吴式颖不了解这些,只是微笑着听。 何超说:“曹文上一部电视剧扑街了,口碑很差。” 曹文上一部电视剧就是抗战剧,是和其他文娱公司合作的,正如何超说的,扑街了。 他当时把本子递给过制片厂,但是制片厂并不看好,所以没要,他便找了其他公司拍了。 姜蓉接话道:“这样才更要当心,上一部剧扑了,这一部肯定憋着劲要扳回一城。” 三人聊了会儿,张叹见吴式颖插不进话,转移话题,把她也带了进来。 菜开始上了,姜蓉端起身前的茶杯说:“吃饭之前,我先以茶代酒自罚一杯,拖了大家的后腿,你看,张叹就不说了,简直不是人,何超,也早在外独当一面,现在谁家的孩子没看到《倒霉熊》?!小红马学园的小朋友都看过吧?看过?是吧,你看你们,都把我甩的看不见了,但好在,在张老板的扶持下,我总算稍微赶上了一步。” …… 下午张叹留在办公室,仔细研究何苗发来的新项目介绍,他对其中一条要求特别上心,公司想要的是一部主旋律和相对写实的抗战剧! 也就是说,这剧本不能瞎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虽然不至于要求必须真人真事,但至少要能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