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争吵不休 (第1/5页)
于流亡日本的革命党人而言,1914分外难熬的一年。他们孜孜以求的革命事业陷入了低谷,而且他们还面临着感情与理智的搏杀——究竟如何面对中日在山东的冲突? 按照一般的逻辑——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都要反对。视帝国政府为革命大敌的革命党不但应该举双手赞同日本的对华攻略,而且还要希望这次的对华攻略能将中国政府打趴下,如果能引起这个“帝制政府”的总崩溃就再好不过了。 可是,按照每个革命者都是爱国者的逻辑,对这个问题就有着不同的解读。除了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分子,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否认日本推行山东攻略是对中国的侵略,是对中立法则的践踏,是需要予以制止的强权和霸权行为。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上,反对外国侵略——无论是什么借口,都应该是其本能且又朴素的情感。因为日本每获得一份侵略权益,中国每丧失一点抵抗力量都是民族元气的损失,这个时候,政治立场的不同反而要退居其次。 在这两种思潮的搏击之下,革命信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诚然,在日俄战争的时候革命党还可以站在日本一边歌这场“黄种人对白种人”的胜利,但当日本的枪口指向自己祖国的时候,你还能歌这场“先进国家对反动暴政”的战争么? 因此,如何评价这场战争便成为摆在革命党领袖面前不容回避的考验。可以想见,这个考验在革命党内部引起了多大的惊涛骇浪。以章太炎、陶成章为首的光复会虽然一直还停留在同盟会的框架里,但在政治立场上已经严格与同盟会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