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牵动心弦 (第1/5页)
实上,山本首相高估了陆军方面的一致能力。 在还没有举国发疯的年代,陆军里面同样面临着选择的争论。通过关东州和中朝边境作为出发地进行攻势作战是陆军形成的、比较占主流观念,认为这是“势在必然”,但就是否在中国渤海湾进行登陆作战,陆军内部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甚至围绕着这个话题形成了持截然对立观点的所谓“稳妥派”与“激进派”。 稳妥派认为,由于神尾师团在山东沿岸遭受了惊人的损失――至今不提全军覆没!证明了在非理想地带进行登陆作战的危险性,从军事部署上来看,中国方面牢牢扼守着关内外铁路,并有足够的兵力进行机动作战,因此突然性只在登陆开始后的短期内有效,一旦中国军队反应过来,很快就可能调集优势兵力进行反扑,这是承受不起的压力。 稳妥派举出了神尾师团的例子,指神尾师团无论在战斗力和战斗精神方面均胜于当面中国军队日军一贯以自欺欺人来掩饰其惊人的败绩但仍遭到挫败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中国方面的兵力优势,其二是中国方面的火力优势。兵力优势是日本陆军不可能奢望得到的,如果在海湾进行登陆,日军必须面对中国方面的禁卫军,特高课的情报很到位,这是中国方面最为精锐的部队。 中国方面的火力优势则具有偶然效应――稳妥派认为,在没有任何港口设施的海滩直接进行抢滩登陆固然具有隐蔽性,但对于装备的输送却是一个灾难,他们认为。神尾师团之所以遭到重大挫败,乃是因为火力始终居于下风的缘故。这种后果地形成不是因为神尾师团原本编制内的不足,恰恰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