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章 男怕做文章,女怕哭两声 (第3/7页)
走了。 喊口婆的主要工作当然是哭丧,一般是每天早中晚哭三次,有些雇主可能要求哭四次。每天要哭的内容,都是雇主提供的,喊口婆边哭边唱就行了。既然是职业的,喊口婆哭丧自然要声音凄凉悲伤,咬字还要比较清晰。哭得必须十分动情,让参加丧事的人都深受感染,甚至跟着掉眼泪才行。 有时候,喊口婆哭唱的内容还有“攻击性”。 有些大家族老人去世,各房之间平素就有矛盾,此时更要借机攻击对方。 所以,一家有丧事,各房可能都会雇佣一个喊口婆,几个喊口婆坐在一起哭丧。 这时候,哭的内容就很重要了,她们的雇主为了攻击其他亲戚,往往会用双关语或者隐晦的说法,指桑骂槐,甚至把家中多年隐瞒的丑闻唱出来。 这个时候就精彩了,几个喊口婆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哭丧,实际上是“骂架”。亲戚朋友在旁边,也能听明白其中的内情,了解很多家族矛盾。有些小报记者,还会专门混进去,或者找死者的亲戚了解喊口婆互相攻击的唱词,夸张渲染,再写成“内幕消息”或者连载小说,备受欢迎。 所以,那些善于临场发挥,以精彩的唱词攻击对方的喊口婆,都十分有名气,需要花大价钱才能请来。 这种情况从清末就盛行开来,民国时更是经常出现。 其实,职业哭丧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不容易。 相比之下,现代职业哭丧人的待遇,比古代职业哭丧人已经好很多了。 在挂了电话之后,袁母心中沉甸甸的,她是被逼走上职业哭丧人这条路,这十多年来她虽然赚到了钱,也极大的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但也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压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