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6 (第3/4页)
可谓是殚精竭虑,而中国的老百姓也在转型期中吃了不少的苦头。但对于这个时空现在的中国来说,这一难题却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就提前得到了解决 。 。 首先,这个时期的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本就不像历史上新中国建立时那么大,一方面1949年比1939年晚了10年,另一方面二战前后是世界科技水平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因此这10年至少抵得上其他时间段的20年;其次。由于胡卫东主持的多次成功的技术、设备与人才引进,中原边区、特别是豫西工业区所获得的好处远比历史上新中国建立后得到的苏援要大得多;最后,因为胡卫东这个穿越者兼军工专家的帮助。中国现在也有了不少领先于世界的技术成果,因此便有了与先进国家交流技术、乃至进行合作研发的筹码,这对中国的工业化完成最后一跃、全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无疑将起到极大的帮助也正因为这样。胡卫东才对中德全面合作抱以那么大的期待,而在中福国际替德国政代付了之前和之后一段时间的应偿本息之后,包括合作研发与高精尖技术设备转让在内的两国秘密合作终于成为可能。话说回来。如果有选择的话,其实小胡子也不想太早跟英法开战,毕竟综合考虑的话,德国无论是军力还是国力都没有什么优势(即便后来吞并捷克之后,第三帝国的综合国力也才勉强和英法两国本土持平,更别说人家还有众多的小弟和广阔的殖民地。),何况即使真能打赢。美苏这两个庞然大物也肯定会忍不住出手,万一德国还没彻底打垮英法就陷入两线乃至多线作战的窘境,重现一战的败局只是时间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