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2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2 (第3/4页)

硬度却不逊于普通的钢材,用这种轻盈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材料制成的飞机,如果还没有世界第一的性能,设计师就真该自杀谢罪了”

    要不是如今世界上除了中国,别的国家包括苏联在内都基本没有成材的桐树,而轻质木材当中又只有桐木一种可以使用环氧树脂表面强化技术,苏霍伊真想立刻发电报回国,向自己的同行们大力推荐这种新材料。如果不限定是轻质木材,倒也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木材可以应用类似的技术,但那些基本都是所谓的“铁木”,加工难度奇大不说,密度也比桐木大了好几倍,加之目前环氧树脂的生产成本还比较高,如果性能不够优越的话经济上就划不来了,尤其是那些木材本身强度就非常大,环氧树脂表面强化技术对其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反倒是直接拿来造飞机更加方便节约而同样令苏霍伊惊喜的是,中原边区竟然已经研制出了质量(不仅指功率,还要综合考虑到油耗、加力、体积等多项性能,光论功率的话二战期间哪个国家的飞机发动机都不差。)比苏联产品好得多的飞机发动机,这更是令他信心百倍,须知哪怕是垃圾的设计,只要有着强有力的心脏,飞机性能一般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而胡卫东也正是被苏霍伊一点才醒悟过来,如今洛阳发动机厂所试制出来的飞机发动机虽然与英国罗罗公司所产的正品梅林发动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可是比起目前还很垃圾的苏联飞机发动机来说,无论是功率还是可靠性都更具优势,他不禁生出了一个念头,“或许可以将这些发动机卖给苏联人?一方面应该能赚不少外汇,另一方面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