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44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0 (第2/4页)

斥少数清醒者的正确意见,错误地建议中央建设三门峡水库导致水库和上游河道严重淤塞,不但没能治理好黄河泥沙问题,反而使得问题愈发严重,令后来对黄河的综合治理困难重重,至于因此浪费的人财物力,那就更是惊人。

    而现在有胡卫东这个穿越者总揽全局,自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而抢先将三门峡黄河大桥建设起来,更是绝了建设三门峡水库的可能。虽然因为科技条件还达不到,后世建立在信息化技术基础上的“调水调沙”策略暂时还无法有效实施,但通过人工协调,还是可以部分做到“调水调沙”的,只是没有信息化条件下那么方便,效果也肯定会差一些。而其思想的核心——利用黄河水冲走黄河沙的想法更是因为胡卫东在中国科技界无以伦比的威望而被普遍接受,因此新建的水库大坝和黄河大堤都遵循了这一思想而妥善布局,当这一套体系完全建成之后,只要信息化的条件一满足,就可以很快达到后世“调水调沙”工程的水平,这完全称得上是未雨绸缪。

    不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布局那是长远的考虑,为了避免眼下出问题,旧有黄河大堤的加固也不能忽视。但黄河至少有大堤在,与之相比,因为下游淤塞不能入海而形成了洪泽湖,沿湖又没有堤坝阻挡因而动辄泛滥成灾的淮河才是如今中国国内最大的祸患。

    由于洪泽湖乃是河水在平原上淤塞而成,面积大而水浅,与正常的湖泊有很大不同,天旱时常常大面积干涸,下雨时又很容易泛滥成灾,两淮地区的老百姓称之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完全不像天然湖泊那样具有调节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