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节 (第2/3页)
崔家是卖包子的,馅儿太少不合适。该多准备两样,有一样崔如英在侯府吃过,羊rou大葱,吃着特别香。 大户人家都爱吃羊rou,这个馅儿崔如英在别处没见过,羊rou价贵,做成包子的价钱肯定也贵一点儿。 还有一样是纯素馅儿,本来崔如英打算卖韭菜鸡蛋,但外头韭菜鸡蛋馅儿的包子有好多家卖的,一个大包子就卖一文钱,崔如英还尝过呢,也挺好吃的。 崔记包子再做这个馅儿还能翻出花不成,就算做成水煎包,可价钱贵了估计也没人乐意吃。 所以崔如英打算再加一个胡萝卜鸡蛋馅儿的水煎包,素馅儿肯定比rou的便宜,就卖两文一个。 这个馅儿崔如英以前在学校门口吃过,胡萝卜本身带一股甜味,用胡萝卜丝做馅儿,煎熟之后不会那样硬。 外面包子底是焦的,金黄酥脆,里面馅儿是鲜甜的,颜色也比一般包子好看。 崔如英是个不爱吃胡萝卜的人,不过这个馅儿的包子能吃,还觉得怪好吃的。 崔大山他们自然没什么意见,以往也不想这些事,但听崔如英说了,就觉得成。 也不怪他们没主意,这事儿只有崔如英能做,别人还做不来呢,让崔大山想做点啥放到铺子里卖,他只能想出炖白菜粉条。 偶尔崔如英也会想,既然做生意这么赚钱,为何不人人学做生意去。后来卖了这么久包子,别人家做得酱rou包子还是没崔家的好吃,她就发现做生意也不是多简单的事。 若非她以前爱吃,爱琢磨这些,崔家现在也做不成这门生意。 做生意要方子,更要本钱,还得胆子大,这样一来只有少部分人敢做。 而且士农工商,有些人看做生意的低贱,还不如有个正经营生呢。这是崔如英听人说的,巷子里有人不盼着崔家好,说崔大山从前做木工还在百工之列,赚得虽不多,可比如今卖东西体面。 体面有何用,崔如英还是看重银子。既然崔家遇上这富贵了,那就想法子接住,让崔大郎去读书,再供养四郎五郎,好改换门庭,日子不就能过下去了。 一个下午崔如英都在厨房忙活,二丫和崔大山在一边做晚上的包子,和面发面、剁馅儿调馅儿,还得卤菜。 二丫比往日干劲儿更足,不时问崔如英用帮忙不。 崔如英道:“我先自己来,用帮忙了喊你。” 她看了眼外头,这个时辰刘婶儿和赵掌柜都没过来,铺子就家里人在忙活。 崔大郎在棚子的阴凉处劈柴,家里水缸也是满的,他现在不咋管厨房的事儿,就把重活给做了。 每日劈柴练了一把子力气,崔大山总说不劈这么多,但崔大郎想着若是自己去了书院,家里就少个人,自己多劈些柴,家里就能轻省些。 柴火天天用,还愁不够多吗。 这些活总得有人干,他干了就不用崔大山和meimei们干了。二丫是姑娘家,总做活儿手就粗糙了,他多干点。 崔如英看着兄长额头出了汗,喊道:“大哥,进来歇会儿。” 崔大郎摇摇头,“马上就好了。” 崔如英见招呼不动,也专心做自己的事儿了。今儿二丫多活了些面,羊rou馅儿的好做,少了炒酱那一步,直接做了羊rou大葱馅儿的。 试馅儿的包子包的小,多调两种,到时候看哪种最好吃。 馅儿就用到了rou和葱,一种馅儿rou多点,一种少点,但把葱混进去也看不出什么来,rou馅儿拌好了,依旧是分几次抓进去葱姜蒜水,这样做出来的包子吃着水润多汁,蒸熟了汤汁能浸透包子皮。 羊rou馅儿试了直接蒸和水煎,因为羊rou价贵,外头买羊rou得二十文一斤,用料好,也还好吃,想要回本定钱自然得高。 崔如英自己尝着,直接蒸的好吃。 白面软,馅儿水嫩多汁,带着羊rou本身的味道,吃着比猪rou更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