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针锋相对 (第1/5页)
尔典还没来得及找中国人的麻烦,中英两国的商人已起来了。 滦州因为附近有开平和开两个大矿,自发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交易场所。虽然占地不广,却是热闹非凡,东西两头各是开平和开的销售处,中间夹杂着其他商家。有撮合交易的买办,有提供银钱方便的票号,有让南北客商歇脚的旅社,有招募矿工的工头,还有干脆就是酒家、妓院、赌场、烟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平日里大家都靠两大矿的买卖生活着,谁都是相安无事的局面。但不知不觉当中,事情正在起变化! 每天清晨开门时,两开销售部照例要将煤炭、焦炭的供货价格清清楚楚写在黑板上挂出去,以便广而告之,但这只是指导价,真实的成交价总要略低一些,这差额部分就构成了折让、优惠或者回佣——不然那些煤炭商行靠什么生存? 众多煤炭商行的存在是煤炭销售得以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润滑剂。除非是特别大的户主,否则两矿并不负责运输事宜,有了商行的协助,无论是车皮还是货舱安排都相对容易。其次,两矿提货限得很紧,一旦开完票,一个月内必须清场,否则就要加收滞留金——煤场的地盘总是有限,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煤采出来,都堆着不清,非塞了不可,有了商行的吐纳,这个周转便显得秩序井然。最后,小批量煤炭销售两矿是懒得搭理的,这不是嫌贫爱富——人家本来批发为主。你非要到批发行那去折腾零售。只能自讨没趣,但商行以零售为主,极大地方便了中小主顾。 商行或是直接盘下一部分货物零售。或是撮合量大的生意。不要小看这每吨几钱、几分地差额,聚拢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